小米設立集團人力資源委員會
2023-01-31 13:22:05 來源: 點擊:
昨天,雷軍發一封公開信(附后),宣布成立兩個集團級的委員會。一是經營管理委員會,一個是人力資源委員會。在公開信,雷軍宣布兩個委員會的定位和人選。經營管理委員會——統籌管理業務戰略、規劃、預算、執行
昨天,雷軍發一封公開信(附后),宣布成立兩個集團級的委員會。一是經營管理委員會,一個是人力資源委員會。
在公開信,雷軍宣布兩個委員會的定位和人選。
經營管理委員會——統籌管理業務戰略、規劃、預算、執行及日常業務管理等。
經委會目前有12個人,雷軍和集團總裁外,還有手機部總裁、大家電部總裁、生態鏈部總經理、互聯網部總經理、新業務部總裁、中國區總裁、國際部副總裁、首席財務官、參謀長。
人力資源委員會——統籌管理人力資源戰略、制定重大人力資源政策和審批重大組織結構調整及高級干部任免。
人委會目前有7個人,雷軍和集團總裁外,還有總干部部長、副部長、總辦主任、人力資源部總經理、中國區政委。
為什么小米要在集團人力資源部,上面加一個人力資源委員會?
按小編的理解,可以有兩種解讀。
1、小米去中心化的人力資源體系,需要一個協調機制。
小米的人力資源職能是去中心化的。除了傳統的人力資源部,小米還有總辦、干部部、組織部,參謀部,還有戰區政委,學習發展部(最近剛合并到人力資源部)。
小米的高管選拔、人才發展、架構調整、區域人力等等采取分散式管理的,或者說,采取的是一種分封制,誰能支棱起來,就派誰去負責這個事兒。
小米過去強調打突圍戰、閃電戰時,人力資源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,可以有效發揮各部門扁平化的靈活性,現在小米強調在“深水區”作戰、集團化攻堅作戰,需要統籌各部門資源,于是,需要新一輪的虛擬集權。
小米的人力資源委員會不是一個實權部門,算是一個跨部門的協調組織,類似政府經常設立的“xx領導辦公室”。
小米除了最新的兩個委員會,還有技術委員會,質量委員會,采購委員會、工程委員會等,這些委員會有虛有實,能不能發揮作用,關鍵還是看一號位的重視度。
2、小米正在經受一輪高管輪替的考驗。
如果你關注小米,最近一兩個月,小米有很多高管人事變動、以及員工裁員的新聞。
2022年12月22日,雷軍在內部信中提到,王翔將卸任集團總裁職務,王翔2015年加入小米,王翔卸任后,盧偉冰繼任,盧2019年加入小米。
雷軍同時還宣布,小米聯合創始人洪鋒、王川將于2022年底退出業務一線。
2022年12月30日,小米副總裁崔寶秋因個人離職,崔2012年加入小米,歷任首席架構師、人工智能與云平臺副總裁、技術委員會主席、集團學習發展部總經理,小米清河大學校長。
同日,小米集團學習發展部,整體并入集團人力資源部。果然,人剛走部門就涼了。
2023年1月30日,小米集團全球副總裁Manu Kumar Jain在推特宣布離職,Jain主要負責小米印度的業務,現在小米官網還沒撤下他的信息,Jain在小米供職9年。
你不看小米業務基本面,看這一波高管密集異動,大概也能感受小米在經受新一輪的“洗禮”。
好聽的話,小米在陸續完成高管年輕化,完成從初始團隊到職業經理人團隊的接棒;不太好聽的話,小米山頭林立,“廟小妖風多”,雷軍不得不重整河山、“杯酒釋兵權”(最近連發了三四封公開信)。
無論怎么解讀,小米手機業務下滑、小米高管異動都是事實。
讀完雷軍的公開信,最后談兩點感受:
1、雷軍的領導力。
上次在深圳聚會,很多人表示對小米汽車有信心,因為小米汽車有雷軍,換言之,雷軍在國內企業家群體,的確是一種獨特的存在。
幾乎是零起點,軟件背景的雷軍拉起一群牛人,做了一個小米手機集團,十年左右,進入全球前幾名,每年賣幾千萬臺手機。
按照2021業績,小米相當一個美的、半個華為,要知道,華為和美的都是歷史悠久,發展幾十年的中國科技巨頭。
現在小米進入業務調整、高管更替期。說實話。在商業上打硬仗,商場如戰場,中間有人打敗仗,有人負傷,有人退休,實屬正常。
最近兩年,雷軍又開始拉一群人,打出旗幟,要做出小米汽車、小米機器人。
對于雷軍,只有佩服。
2、小米不再是少年
小米公司馬上就13歲了。對于快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來說,其實不算年輕。
所有快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,難免都有些波折,無論這種波折是人為的,還是外部環境造成的,包括早年的騰訊、最近的阿里巴巴與螞蟻、滴滴。
還有很多公司一直不被人看好的,時至今日還飽受質疑,比如拼多多、字節跳動等,它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逆襲。
小米也是這樣熬過來的。
最近一年,小米手機業務受消費市場低迷的影響,業績明顯下滑,而新能源汽車恐怕要在2024-2025年才能有起色。
對于小米的未來,只有祝福。
附雷軍1月30日公開信



在公開信,雷軍宣布兩個委員會的定位和人選。
經營管理委員會——統籌管理業務戰略、規劃、預算、執行及日常業務管理等。
經委會目前有12個人,雷軍和集團總裁外,還有手機部總裁、大家電部總裁、生態鏈部總經理、互聯網部總經理、新業務部總裁、中國區總裁、國際部副總裁、首席財務官、參謀長。
人力資源委員會——統籌管理人力資源戰略、制定重大人力資源政策和審批重大組織結構調整及高級干部任免。
人委會目前有7個人,雷軍和集團總裁外,還有總干部部長、副部長、總辦主任、人力資源部總經理、中國區政委。
為什么小米要在集團人力資源部,上面加一個人力資源委員會?
按小編的理解,可以有兩種解讀。
1、小米去中心化的人力資源體系,需要一個協調機制。
小米的人力資源職能是去中心化的。除了傳統的人力資源部,小米還有總辦、干部部、組織部,參謀部,還有戰區政委,學習發展部(最近剛合并到人力資源部)。
小米的高管選拔、人才發展、架構調整、區域人力等等采取分散式管理的,或者說,采取的是一種分封制,誰能支棱起來,就派誰去負責這個事兒。
小米過去強調打突圍戰、閃電戰時,人力資源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,可以有效發揮各部門扁平化的靈活性,現在小米強調在“深水區”作戰、集團化攻堅作戰,需要統籌各部門資源,于是,需要新一輪的虛擬集權。
小米的人力資源委員會不是一個實權部門,算是一個跨部門的協調組織,類似政府經常設立的“xx領導辦公室”。
小米除了最新的兩個委員會,還有技術委員會,質量委員會,采購委員會、工程委員會等,這些委員會有虛有實,能不能發揮作用,關鍵還是看一號位的重視度。
2、小米正在經受一輪高管輪替的考驗。
如果你關注小米,最近一兩個月,小米有很多高管人事變動、以及員工裁員的新聞。
2022年12月22日,雷軍在內部信中提到,王翔將卸任集團總裁職務,王翔2015年加入小米,王翔卸任后,盧偉冰繼任,盧2019年加入小米。
雷軍同時還宣布,小米聯合創始人洪鋒、王川將于2022年底退出業務一線。
2022年12月30日,小米副總裁崔寶秋因個人離職,崔2012年加入小米,歷任首席架構師、人工智能與云平臺副總裁、技術委員會主席、集團學習發展部總經理,小米清河大學校長。
同日,小米集團學習發展部,整體并入集團人力資源部。果然,人剛走部門就涼了。
2023年1月30日,小米集團全球副總裁Manu Kumar Jain在推特宣布離職,Jain主要負責小米印度的業務,現在小米官網還沒撤下他的信息,Jain在小米供職9年。
你不看小米業務基本面,看這一波高管密集異動,大概也能感受小米在經受新一輪的“洗禮”。
好聽的話,小米在陸續完成高管年輕化,完成從初始團隊到職業經理人團隊的接棒;不太好聽的話,小米山頭林立,“廟小妖風多”,雷軍不得不重整河山、“杯酒釋兵權”(最近連發了三四封公開信)。
無論怎么解讀,小米手機業務下滑、小米高管異動都是事實。
讀完雷軍的公開信,最后談兩點感受:
1、雷軍的領導力。
上次在深圳聚會,很多人表示對小米汽車有信心,因為小米汽車有雷軍,換言之,雷軍在國內企業家群體,的確是一種獨特的存在。
幾乎是零起點,軟件背景的雷軍拉起一群牛人,做了一個小米手機集團,十年左右,進入全球前幾名,每年賣幾千萬臺手機。
按照2021業績,小米相當一個美的、半個華為,要知道,華為和美的都是歷史悠久,發展幾十年的中國科技巨頭。
現在小米進入業務調整、高管更替期。說實話。在商業上打硬仗,商場如戰場,中間有人打敗仗,有人負傷,有人退休,實屬正常。
最近兩年,雷軍又開始拉一群人,打出旗幟,要做出小米汽車、小米機器人。
對于雷軍,只有佩服。
2、小米不再是少年
小米公司馬上就13歲了。對于快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來說,其實不算年輕。
所有快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,難免都有些波折,無論這種波折是人為的,還是外部環境造成的,包括早年的騰訊、最近的阿里巴巴與螞蟻、滴滴。
還有很多公司一直不被人看好的,時至今日還飽受質疑,比如拼多多、字節跳動等,它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逆襲。
小米也是這樣熬過來的。
最近一年,小米手機業務受消費市場低迷的影響,業績明顯下滑,而新能源汽車恐怕要在2024-2025年才能有起色。
對于小米的未來,只有祝福。
附雷軍1月30日公開信



上一篇:俞敏洪:只要有兩樣東西在心中,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
下一篇:肯德基在中國“基業長青”的原因!

考察研學聯系方式/參觀預約申請
- 聯系電話:010-52463211
- 聯系手機:13661395399
- 聯系人:萬斌老師
考察公開課推薦
- 2025年公開課考察計劃
- 2025年11月24-25日 對標阿里巴巴&抖音&網易 學企業出海營銷實戰
- 2025年8月21-22日 考察領軍企業出海秘籍 對標華為、聯想、傳音 出海實戰案例
- 2025年5月12-13日 中國企業出海營銷的制勝之道 考察美的、名創優品、希音
- 2025年7月12-13日 北京專場 對標華為、騰訊、京東 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
- 2025年3月28-29日 上海專場 對標華為、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
- 2025年2月21-22日 深圳專場 對標華為、騰訊學HRBP如何為業務創造價值
- 2025年4月21-22日 揭秘品牌背后的創新營銷密碼 對標小紅書、抖音、瑞幸咖啡、東鵬特飲
- 5月19-20日 對標上海星巴克、東鵬特飲、霸王茶姬、泰山原漿 學習智慧零售打造
- 2025年4月28-29日 走進北京阿里&智譜&京東&華為 對標AI賦能企業增長的新紀元